來源:海外網
《 人民日報海外版 》( 2021年09月29日 第 08 版)
9月25日,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黃埔分會場系列活動在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舉行。
活動現場演示了無人駕駛水稻收獲機、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、變量施肥無人機等無人農場的作業流程。環島豐收跑、稻田豐收晚會和“繽紛四季·最美大吉”大吉沙主題攝影大賽等系列活動也在豐收節期間舉行,通過多種形式,全面展示黃埔區農業農村發展成就,營造產業興旺、城鄉融合、共贏豐收的熱烈氣氛。
本次豐收節由廣州市黃埔區委鄉村振興辦主辦,黃埔區農業農村局、黃埔街道辦事處、黃埔文化集團、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承辦,廣州農商銀行協辦。
再續“禾下夢”,袁隆平院士雕像揭幕
“禾下夢”袁隆平院士雕像在黃埔區豐收節活動上正式亮相。雕塑采用鑄造與鍛造相結合的工藝構成,高6米、長12米。雕像底部由多個板塊構成,如田疇阡陌,象征著袁老的科研成果在各方水土上取得豐碩成果,雕像還有圓形的構圖,如飯碗一般,象征袁隆平院士將平凡的事業做出偉大的成績。同時,雕塑還結合袁隆平院士“禾下夢”的意境,用不同顏色的金屬材質,將稻田、禾穗、禾下魚等元素揉和一處,寓意稻浪飄香、魚兒歡游,是雜交水稻之父“喜看稻菽千重浪”的喜悅,更是人們對他無限溫暖的懷念。
濃濃科技味,“無人農場”解鎖“智慧農田”
在大吉沙島的稻田里,一臺無人駕駛水稻收獲機正將水稻整齊地攔腰切斷,當糧倉裝滿后,自動通知無人駕駛運糧車接糧食,快速完成收割工作。黃埔無人農場豐收圖透著濃濃的科技味。
活動進行了水稻智慧農場智能農機現場演示、智慧農場技術與建設宣傳展示、水稻智慧農場耕種管收等4個作業環節的視頻展示。現場還準備了10臺(套)智能農機裝備,包括無人駕駛旋耕機、無人駕駛水稻直播機、無人駕駛高地隙打藥機、變量施肥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收獲機,以及來自極飛科技的農業無人機和農業無人車等,可演示水稻生產耕整、種植、田間管理和收獲全程無人機械化作業。
無人農場是智慧農業的一種生產方式、技術支撐。無人農場可實現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,機庫田間轉移作業全自動,自動避障異況停車保安全,作物生產過程實時全監控,智能決策精準作業全無人。
無人駕駛智能農機裝備通過精準導航定位和自動路徑跟蹤等技術,能實現“從出機庫、到路面轉移、田間自主作業、最后再回到機庫”全程無人化作業。來自極飛科技的R150農業無人車,可實現精準植保、農資運輸、自動巡田、高效播撒、防疫消殺等多種功能。以噴灑作業為例,一次可載重150公斤,每小時噴灑作業效率最大可達80畝。
大吉沙島水稻智慧農場由黃埔區農業農村局、華南農業大學和黃埔文化(廣州)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共同建設,以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宗旨,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,結合黃埔區隆平院士港建設,開展與智慧農業相關的品種、栽培、農機等方面的科研攻關,突破水稻和蔬菜生產關鍵技術,創建“智慧農場”黃埔模式。
從會種地邁向“慧種地”,黃埔區推動農業現代化不斷邁上新臺階,豐收的成色越來越足。未來,黃埔區將以隆平院士港為主體,建設廣州黃埔現代種植業(農作物)產業園,打造育、繁、推一體化,掌握關鍵技術、關鍵環節的全鏈條綜合服務體;建設黃埔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,結合南方地區的地形地貌,研制適合的輕型、便利的小型農業機器裝備,打造國內先進的農業裝備產業鏈。
慶豐收系列活動吸引市民紛紛打卡
活動當天,大吉沙島上還舉行了環島豐收跑和稻田豐收晚會等活動。豐收跑活動吸引了1000多名選手報名,經過抽簽,共200名選手受邀參與。豐收跑線路沿途設有鄉村振興、廉潔建設、垃圾分類等8個打卡點。
本次活動得到廣州農商銀行大力支持,廣州農商銀行表示將助力鄉村振興,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,全力推進現代化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。
黃埔文化集團加快推進隆平稻香園和隆平院士港建設,結合農文旅融合發展,提升大吉沙島基礎設施和觀光項目建設。島上新落成的大吉糧倉是隆平試驗田的配套設施,采用傳統嶺南鐘樓建筑風格,樓頂可俯瞰大吉沙島全貌,領略稻谷飄香的都市田園風光。
近年來,黃埔區聚焦鄉村振興,科技賦能現代農業,大力推進隆平院士港、無人農場、黃埔紅(嶺頭)紅茶創意園、中國航天現代農業創新中心、極飛超級農場等項目建設,申報創建廣州黃埔現代種業(農作物)產業園、廣州黃埔現代農業裝備與服務產業園,打造農業科技產業鏈。區內農業龍頭企業快速成長,現有1家國家級、15家省級、22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,企業創新成果凸顯,4家企業入選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20強。
今年,黃埔區新申報14家市級農業公園。大吉沙隆平稻香園、逕下納米城市農業公園、長洲島都市農業公園等成為市民游覽現代農業風光的熱門地點,逕下、麥村等特色精品村吸引了眾多都市游客。在2020年廣東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,黃埔區獲得了“優秀”等級。
數據來源:廣州市黃埔區農業農村局